一、嵩口镇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嵩口镇位于永泰县西南部,辖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,面积257.6平方公里,人口3.2万人。2016年我镇扶贫对象涉及17个村,65户,203人。其中2016年脱贫42户129人(道南张雄1户3人国定标准贫困线转为省定标准贫困线),2017年脱贫24户75人(三峰村张梨花于2017年6月去世,玉湖金林凤于2017年6月分户);贫困村有5个,分别为邹湖、玉湖、溪湖、溪口和梧埕。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,嵩口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,发挥“领导核心”和推动精准扶贫的“一线指挥部”的作用,由党委负责全面指导工作,纪委严格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工作,成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小组,实施全方位扶贫监督,工作成效显著。 嵩口镇作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和省级特色小镇,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特色产业,依托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乡土文化等资源,开发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,带动一二三产融合,包括发展特色农产品、精品民宿、创新传统手工艺等,形成产业联盟,吸纳贫困户参与其中,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。 二、产业联盟 1、产业联盟概况。嵩口镇依托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建设契机,致力发展特色产业,推进特色小镇建设,于2017年1月成立嵩口产业联盟,其成员包括农特产品、手艺新生、餐饮美食、民宿文创等专业联盟。产业联盟根据各个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,将其吸纳到产业联盟中。产业联盟通过整合成员间资源,优势互补,将联盟成员拥有的许多资源直接或间接地转为贫困户服务,打造产业联盟+贫困户的模式,助力贫困户脱贫。 2、帮扶路径及成效。 一是“山地农业+扶贫”。2009年,引进丰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,流转租用溪口、道南、三峰、东坡等四个村的林地3600亩辐射带动12户贫困户及村民种植油茶近2000亩。基地为本地村民提供150个就业岗位。既增加贫困村、薄弱村村财、又为贫困户及当地村民增加“双金”收入。目前基地在油茶深度研发,休闲旅游作尝试突破。 二是“公司+农文创+乡村旅游+扶贫”。以“公司+农文创+乡村旅游+扶贫”的模式,建立了农文创基地120亩。通过开展果蔬采摘、风景摄影、自然教育、农事体验、节事演绎等活动,让创意农业“看点”变“卖点”,推动传统农业向“智慧型、快乐型和深度体验型”农业转变。 三是“合作社+扶贫”。永泰县农友之家果蔬专业合作社,现有成员53户(其中贫困户6户)。合作社发动贫困户以资源、资产、资金入股,让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金、村民变股民。同时,合作社组织村民发展乡村游、改造李果园、采摘鲜食李、代管阳光房等,实现农民增收,贫困户脱贫。 四是“传统工艺+扶贫”。通过挖掘、收集传统特色的竹编、斗笠、草鞋等手工艺品,组织老手艺人工艺传授、年轻创客创意指导、公益组织爱心辅导、商家店铺免费代售,既传承传统工艺,又帮助贫困户脱贫。 五是“阳光房+扶贫”。 2017年成立嵩口古镇新农创有限公司。采取“公司+公益”的模式种植特种蔬菜,采用“分散+集中”模式,由公司统一建设、育苗、收购、销售,实现天天能出菜,日日有收入,促进贫困户增收,达到脱贫目标。目前嵩口镇完成分散阳光房建设6户,集中建设59户,为贫困户带来增收。 六是“民宿+扶贫”。利用嵩口已有的民宿为贫困户增收,包括向贫困户采购民宿的装饰用品、蔬菜;雇用贫困户清洗、清洁;代售贫困户的农产品;介绍客人到贫困户家进行农耕体验;组织公益之旅等。 七是“线上线下平台销售+扶贫”。主要利用线上、线下两个销售渠道来销售扶贫户产品。线上包括农村淘宝、微店、电商、北京二十四集市、福建乡味网等,鼓励当地人民涉及微商代理行业,带动本地农特产品以及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,其中北京二十四集市主要推广永泰县农特产品,福建乡味网平台,线上平台主要为帮助贫困户打开网络销售平台,在线上平台推广销售农户新鲜蔬菜,帮助贫困户增收。线下平台主要有嵩口市集(嵩口供销新社)、民俗博物馆、创业联盟等,为贫困户提供产品展示区域、爱心代售产品。通过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,促进线上线下相融合,达到更好的联动效果。 三、社会力量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工作,扶贫力量不断壮大,形成扶贫长效机制,帮助稳定扶贫成果,最终达到共同致富。 1.志愿者组织公益活动。邀请国外以及自然农法的一些农业专家对贫困户进行农法培训,提高种植技术;福建少儿出版社开展志愿文化活动、其他公益组织不定时开展志愿者活动等。 2.优化扶贫软环境,造福下一代。举办夏令营活动,邀请扶贫户家中小朋友们参与,展开一系列的辅导教育,拓展下一代素质教育。 3.实施社区营造,促进邻里和睦。开展“嵩口故事会”“花海计划”“追梦书屋”“读书分享会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改善社会风气,促进邻里和睦,为贫困户营造良好的邻里环境,形成互帮互助的帮扶氛围。 4.发挥高校优势,助推精准扶贫。高校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助力扶贫。中央美术学院学生社会实践,不仅对乡村进行田野调查,还通过运用自身的建筑设计技能帮助贫困户进行彩绘美化房屋,改善贫困户的生活环境;福建师范大学组织公益活动,前往贫困户家中慰问,从生活上温暖贫困户;福建医科大学,定期组织学生对贫困户进行义诊,让贫困户感受不一样的关怀;福建农林大学通过发挥自身的农业相关技术,从技术上给予贫困户一定的帮助与支持。 5.公司企业助力扶贫。北京新农创公司为永泰农特产品提供网络销售平台,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,线下由嵩口供销新社统一整合。福州喜相逢汽车服务公司,通过现场走访了解嵩口多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,为溪湖的贫困户杨仁灼搭建图棚、为玉湖贫困户搭建百香果的架子等;福州爱心人士长期资助村洋村,开展助学扶贫等。 6.政府各部门齐心协力助推扶贫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“双联双扶”、“百侨帮百村”、“百会联百村”、“百企帮百村”等活动,实施产业扶贫、项目扶贫、捐赠扶贫等,多方力量、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助推扶贫。 |